发布日期: 2016-05-20  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159
孙中一教授做客我院形势与政策报告:“当前经济形势与供给侧改革"

2016517日下午一点整,爱恩学院5101教室座无虚席,“当前经济形势与供给侧改革”的主题报告吸引众多听众围观聆听,供给侧改革解读权威专家、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孙中一教授受邀主讲。爱恩学院2013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、其他学院感兴趣师生认真聆听了本次讲座。

讲座一开始,孙教授先提问在场同学:“电话是谁发明的?”,随后由贝尔的故事启示同学们:人的一生,凡事都不要怕,要的就是干和学。一番预热之后,正式开始本次讲座。首先,孙教授先推荐了两本书,一本是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》,另一本是《选择的智慧》。由此强调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。当前中国面临的改革现状也强调要注重“新常态”,而中国目前的选择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所以,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,认清方位,学会选择。

关于如何选择,孙教授展示了其在人民日报上摘录的一篇文章《开局首季问大势》,了解到中国经济今年将以中低速前进,并得出我国经济连续地稳中有进的结论。究其现象的原因,是因为结构调整、深度追求和新型动力的加快。由此,孙教授提出应该要把握两个点,分别是赢在起点和胜在拐点。至于如何把握这两个点,孙教授强烈推荐《从蝴蝶效应谈起》一书,还鼓励同学们记住一个希腊民谣“缺了一个铁钉,坏了一只马掌……”。教授推荐这两篇读物的理由,就是要同学们认识到把握基础和理论的重要性。因为认识事物的根本点是理论,这是第一意识。要把读书当作一棵树,这棵树最重要的有三个部分,分别是“说”、“学”和“论”。其中“论”充当了供给树木养分的根的角色,重要性一目了然。


接着,孙教授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,提出三论理念也同样适用于该专业。他当场提出了“系统论”、“控制论”和“信息论”,而管理的概念就是把这三个论倒过来组合,即用信息来控制系统。孙教授传神、生动的演绎,将枯燥的学术知识变得简单易懂。

目前,发展是关键,而如何学习发展,必须把握并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、新知识和新经验,而这三点的关键还是理论。如何把数学学好,掌握好理论,中国才能更好地发展。孙教授举例:“6的反面是什么?”,有同学回答是“9”。但实际答案是“-6”。可见数学的逆向思维的重要性。另外,整体思维也很重要,只有团队合作顺利,国家才有兴旺的未来。关于以上几点对中国经济现状的解读,孙教授建议同学们要记住四句话:科学理论武装、具有世界眼光、善于把握规律和富有创新精神。

至此,讲座进入了高潮。除了之前提到的两个点之外,最后一个点就是“根本点”。孙教授说根本点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,归纳成三件事就是:从供给侧出发、调整结构和改革。而中国最重要的就是“供给侧”中的“侧”一字出现了问题,“侧”是指给予动力的方向。转换提供动力的方法,由供给拉动中国需求和发展,纠正要素配置扭曲,提供有效的供给,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效贡献。例如,教授说他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处的经历,在大厅中唯一的雕像是当年给建筑工人运送啤酒的工人。因为工人运送的酒驱散了建筑工人的寒冷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由此在吸引同学们注意力的同时,简洁地阐明了有效供给的重要性。讲座接近尾声,孙教授用一句话总结道:“供给满足需求,才是有最大的贡献人!”,并希望同学们将来的人生道路上都要做一个能提供有效供给的人。

  

(撰稿、摄影:共青团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委员会记者团 陈爱玲)